跳到主要內容區

本院簡介

電機資訊學院

(一)、現況

電機資訊學院於民國八十八年本校改名大學後成立,本學院現有電機工程學系(含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資訊工程學系(含大學部、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通訊工程研究所(含碩士班、博士班、碩士在職專班)。本校定位為教學研究與輔導並重的優質大學,並以教學卓越與產學合作的績優大學為願景,電資學院秉承學校教育目標與理念,加強系所整合學程之教學及整合研究,落實產學合作、研究發展。本院的教育目標、培育學生的核心能力及基本素養如下:

教育目標

基本素養與核心能力

1.        知能傳承:傳授基礎科學與電機、資訊、光電專業知識,培育設計與創新之能力養成終身學習之習慣。

2.        團隊合作:培養良好的溝通能力與團隊合作之精神。

3.        宏觀視野:培養外語能力,開拓宏觀視野,了解國際事務與科技脈動。

4.        人文關懷:建立工程倫理觀念,培育人文素養與社會關懷。

1.   專業知能、分析與實踐及計畫管理能力

2.   發掘與處理問題之能力

3.   終身學習成長與創新能力

4.   多元價值、國際視野

5.   專業倫理、社會責任與人文關懷

6.   語文能力

7.   溝通統整及團隊合作能力

(二)本院特色:

一、實驗、專題與職場實習一貫:理論與實際並重,理論是學生未來創新及自我學習能力建立的基礎與動力,實際操作是印證理論及實現產品的必要手段。在有系統之理論教學之下,實驗、專題與職場實習一貫的安排及執行,並積極鼓勵參與校內外競賽。培養學生創新及榮譽感。職場實習實一直是本校積極推動的政策,但由於產業外移嚴重,真正工廠實習機會銳減,除協助尋找適當公司外,建立廠商資料庫,主動積極聯繫,另配合教學卓越計畫,推動大學部同學積極參與產學合作計畫與育成中心計畫,把專題與產學計畫結合,提早讓大學生與業界接觸的機會。

二、課程模組化:為兼顧同學在專業上能有所深入,又能有機會實現其個人夢想與興趣,本院各系所有課程都模組化,即安排學程,學生在本系必修至少一個學程,以深入本系專長。

三、學碩士五年一貫:提供本校學生學碩士五年一貫的學程,甄選優秀學生提早進入碩士課程,並可於碩士班一年級時順利完成論文畢業。使學生能縮短完成學碩士學位。

四、國際交換學生及雙學位:本校與歐美著名大學簽定交換學生及修習雙學位(即畢業同時具本校及簽約校畢業證書),提供同學出國進修的機會。

五、校級智慧物聯網研究中心:本研發中心目的是為國內企業及大同校友在大陸廠商,提供物聯網軟體與硬體技術,預期藉本研發中心,將能加速國內合作企業縮短物聯網應用開發時程,迅速進入物聯網產業,進而幫助企業獲利。

六、院級無線寬頻技術中心:本實驗中心架設了LTE無線通訊系統,可供學生及教授們研究外,並設置具多樣化感測器及智慧裝置之智慧聯網實驗場域,供進行智慧聯網創新應用研究之用,對跨系所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近年之發展計畫成效

一、 以學院為核心單位進行課程跨領域整合

為有效落實師資及教學資源整合,電資學院組成教學研究群,規劃跨系所之專業課程。藉由兩系師資及課程的互補及整合,透過共同核心課程及協力授課等方式達到師資及教學資源共享之優勢。具體作法如下:

1. 訂定電資學院基礎課程(24 學分):物理(一)、計算機概論(一)、計算機概論(二)、微積分 (一)、微積分(二)、線性代數、概率與統計、邏輯設計。

2. 大一課程一致:將電機系與資工系大一課程安排趨於一致。

3. 師資/課程整合:組織師資群,相互支援開課。

二、 推動工業基礎技術人才培育

1.     參與104年度經濟部能源局「智慧電網技術應用規劃」推動我國智慧電網人才培育,以協助在校學生於智慧電網相關學習規劃及就業,並設置智慧電網示範中心。

2.     導入業界資源,建立實驗室及培育人才。例如:與盛群科技建立A3-311微控制器實驗室。

3.     建置特色實驗室:

(1) 智慧聯網實驗室:持續完善智慧聯網應用研發與教學平台,結合實務教學,強化學生理論與實務結合之專業能力。並與業界廠商簽訂產學合作,增加學生實習機會

(2) TD-LTE實驗場域:已架設TD-LTE基地台,訊號涵蓋範圍為本校校園內,並設置實驗用室內基地台,可供進行室內測試驗證工作,提供本校師生進行相關研究工作,並提供技術支援,據以提升本校於無線通訊領域之研發能量。與工研院合作共享實驗頻段,強化實驗場域適用應用範圍。

(3) 智慧家庭示範中心:展示健康照護與安全監控系統,培養具有設計智慧家庭系統能力的學生。

(4)設立人工智慧實驗室:本院並獲得『教育部人工智慧技術與應用領域系列課程計畫』補助,此計劃總通過約23.3%。

4.     推動系列新能源跨領域整合應用課程,訓練學生跨領域的整合能力。

5.     開設特色跨領域創意實作專題課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例如許超雲老師開設「進階跨領域專題」。

6.     辦理專題實作競賽與實驗課程之實作競賽,提升學生學習動力,強化實作成果。例如:電機系辦理邏輯設計競賽、微處理器創意應用設計競賽、資工系辦理CPE競賽等等。

7.     舉辦學者專家與業界專家演講,企業參訪與實習,增進實務學習經驗。例如:邀請廣東工業大學楊春燕教授演講、邀請亞洲電台-郭懿堅總經理演講。

8.     培育「資通訊產業」前瞻科技人才,院內設有電力資通訊學程、資通安全學程。

三、      特色課程-微型課程

    一般大學的課程設計以理論為主,學生通常無法跨年級或跨系、院修課。而部分實務操作的學習則因為上課時間有限,往往要學生自學,因而降低其學習動機。微型課程不同以往的開課模式,可以讓學生短時間內學習關鍵技能,結合理論與實務,恰可補足傳統課程之不足。微型課程方面以「基礎實作」與「進階實作」訓練為主,旨在提供各領域人才的基礎訓練及其應用。此類課程因所需時數少,因此可於寒暑假或週末來進行,甚至可以依學生需求來開課(course on demand)。

四、      makerspace提供造物實作的場域

1.        電機系-電子夢工坊

2.        資工系-同·CIO數位自造空間

五、國際交換學生及雙學位:本校與歐美著名大學簽定交換學生及修習雙學位(即畢業同時具本校及簽約校畢業證書),提供同學出國進修的機會。另外,本校與Iowa State University、熊本大學簽定交換學生及修習雙學位,僅須支付本校學雜費,即可取得交換學生及修習雙學位之機會。